2019年2月在多伦多索尼中心,加拿大国家电视台《海外春晚》
链接失效或视频被下架,请告诉我们.
2022年央视春晚,姜昆表演的相声《欢乐方言》和我曾经在2019“海外春晚”上表演的内容十分相像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请看“大山侃大山Vlog:春晚抄袭门事件”
为什么我总会说“大山侃大山”是相声与脱口秀之间的一种形式?以这段节目为例:
1)开头是脱口秀形式,零散的段子,讲讲自己的故事,随意聊天的风格。先拿大胡子的形象开涮(“被捕之后的萨达姆”)再讲讲我遇见总理的小故事(“宫保鸡丁”,——这段故事当然是虚构)。
2)“学广东话”这一段是师父姜昆老师的原创,从90年代开始和唐杰忠老师一起表演的返场小段,近些年和戴志诚也一直在说。我把它改成单口形式放在自己身上来说。按照相声的理论,前面的脱口秀内容是“垫话”,学广东话这一部分才是“正活儿”。
所以按脱口秀的规矩,我的这段“学广东话”就是剽窃。按相声的规矩这样倒是“传承”。我是原创艺术家的徒弟,节目是他教的,我上台表演也是他大力支持的。 出于对相声艺术的尊重,这次上台表演节目特意穿大褂,还要求主持人报幕“单口相声”而不是“脱口秀”。依我个人的看法《大山侃大山》不同的内容里有的偏向脱口秀,有的则偏向相声,这段节目该属于后者。
与相声相比脱口秀相对随意,门槛低,规矩不多,没有师承制与基本功之说,但有一条基本原则:不能偷段子。台上说网络段子会被哄下来的,剽窃同行的原创会被从行业里排挤的。上台表演一定是自己的原创,也不存在大家都要学习,大家都会讲的“传统段子”。